4-4濕地的價值與生態功能
鄭薏如
何謂濕地
所謂「濕地」,顧名思義就是潮濕的土地,可說是一個陸域與水域的交接地帶,舉凡林澤、草澤、泥沼地、低漥積水區及潮汐灘地都可算是濕地的一種。對於濕地的定義有很多,但大致認為濕地應具有幾項重要特性:
1.土壤週期或經常性被地面水(如潮汐)或地下水所淹沒。
2.底層土壤水分呈現長期飽和的狀態。
3.水生植物至少週期性地為該地之優勢種。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說「濕土、水域、水生植群」是構成濕地的三要素。不論是人工或天然所形成,除卻永久性的水域,如湖泊、海、河流等,都可算是濕地的一種。但是像一些位於湖泊邊緣、河口灘地,經常或間歇性受洪水或潮汐所淹沒而浸水的土地也算是濕地的一員,而且在濕地生態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角色。
濕地的分類
按照濕地形成的原因、受潮汐影響程度和生長其上的植物型態,我們大致可將臺灣濕地分成幾種類型:
天然濕地
依受潮汐影響程度不同又可分為海岸濕地和內陸濕地:
海岸濕地
會受到週期性的潮汐影響,依其上生長的植物型態不同又可分成:
1.鹽生草澤
在臺灣一些河口附近的腹地常可看到一大片低矮的草,間雜以緩慢流動的水域,這就是鹽生草澤。這些植物以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為主,如茳茳鹹草、雲林芫草、蘆葦、水蠟燭等。因為是一年生的植物,隨著季節變換常會呈現春時盎綠、冬時枯黃的景色。一些重要的河口,如淡水河口的關渡、蘭陽溪口、大甲溪口的高美濕地等都可見這一類的濕地。
2.紅樹林沼澤(林澤)
所謂的「紅樹林」泛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濱與河口泥灘地的鹽生常綠喬木或灌叢。紅樹林的組成以紅樹科的植物為主,如欖李、海茄苳、五梨跤、水筆仔等,分布範圍約介於南北緯25度間。這些泥灘地的形成,必須是上游的泥土經河水攜帶而下後,在河口地帶才能沉積下來,成為紅樹林這類植物生長的基質。西部有一些重要的紅樹林,如關渡、竹圍、紅毛港、四草等。
3.潮間帶淺灘
在臺灣西部有許多這類的濕地,面積都相當廣大,每天受到兩次漲退潮的影響,退潮時甚可露出長達4公里的泥灘地,但鮮少植物生長其上,如彰濱海岸、雲林麥寮海岸。
內陸濕地
屬於淡水濕地,分布在河流、湖泊或埤塘邊緣,受附近水域、地下水、雨水等非感潮段之水文影響。可依生長的植物型態不同分為:
1.草澤
水域中有多種挺水或沉水植物,如荸薺、針藺草、燈心草等。從低海拔的南仁湖、夢幻湖,到中高海拔的小鬼湖、屯鹿池都是這類的濕地。
2.水苔濕地
不同於草澤濕地,這類濕地底層充滿腐植質,表面長滿水苔類的植物,如宜蘭的松羅湖。
3.泥炭濕地
經常位於森林內部排水不良的低窪地,因堆滿了大量的腐爛植物,往往在底層形成泥炭層,如鴛鴦湖。
人工濕地
因為人為開墾而形成的濕地,如鹽田、養殖魚塭、水稻田、芋頭田等。
濕地生態系
濕地的食物網
在這片看似安靜而潮濕的土地上,背後可是有著能量不斷的流動而支撐起這個生態系。在各種濕地型態中,以河口和沿海的沼澤生態系生產力最高也最為重要。
河流自上游沖刷而下許多富含養分的泥土,到了下游水流平緩的出海口後,一方面因重力而沉積,一方面受到在河口生長的植物(如紅樹林)所攔阻而形成泥灘地。這些植物不僅緊緊抓住了泥土,使得動物們有賴以維生的棲地基質外,更是濕地生態系中最重要的生產者。
不同於我們過去對食物鏈的認知,濕地上的綠色植物並非透過被動物直接啃食將能量傳遞下去,而是藉由泥中或水中的細菌將枯枝落葉分解後,才被動物消化吸收。我們稱之為「碎屑式食物鏈」(detritus food chain),有別於所謂的「啃食性食物鏈」(Grazing food chain)。
分解後的有機碎屑會被泥土內的食底泥動物所吸收,這些生物又會被更高層的消費者,如魚和鳥所捕捉,而未被吸收的碎屑則向下滲透至表層2-4公分以下的無氧層,繼續被厭氧菌所分解。除了供應生長在濕地上的生物外,這些有機碎屑也會隨著潮水被帶到附近的海域,吸引許多魚、蝦、貝、蟹前來覓食與繁殖,這也是為什麼濕地與近洋漁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這些生活在濕地上的底泥生物與蝦蟹類,更成為每年候鳥重要的食物來源。
泥濘中的生命篇章
一般人對於濕地的印象大概就是,泥濘而貧瘠的土地。事實上,整個濕地生態系的生產力是非常高的,每年每平方公尺平均3,000gm的生產量高居地球生態系中的第一位。
儘管有著高基礎生產量,在此定居的動植物相卻非常貧乏。主要是這些位在河口的濕地環境非常惡劣,長期受到海潮的浸潤,土壤鹽分高、鹽度變動大,生物必須具有調節體液濃度的機制才能生存下來;此外,因泥間的水和表面水鮮少交換,再加上有機顆粒覆蓋其上,使得土壤的氣體流通性差,且泥中有高密度的細菌生長其中,往往在表面數公分下就面臨缺氧的問題。要在此生存的物種其型態和生理機能上必須適應鹽度、溫度、氧氣、風力等問題,因此能夠在此生存的物種非常少,但一旦適應了,卻因競爭對手少,在族群數量上都相當大。
以河口濕地上顯眼而常見的螃蟹為例,在生理上,它們能夠主動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或是利用主動運輸從外界獲得鹽分;在呼吸上,有些種類的鰓甚至特化成具有類似肺的功能,在退潮時仍能從空氣中獲得氧氣。此外,生活在沼澤濕地上的動物,如螃蟹、貝類和一些食底泥動物都具有挖洞的特殊行為。利用挖洞維持洞裡穩定的環境因子(如鹽度和溫度),也可躲避掠食者。
豐富的魚蝦貝類在海水退去時成了水鳥們的最愛,過境期或冬季時,常可看到一群群鷸科和科鳥類在灘地上愉快的覓食。依著不同的掠食對象,各種鳥類也適應出不同的嘴喙以利捕食,如大杓鷸彎長的嘴可捕食較底層的貝類,而環頸嘴較短小,適合掠食表層活動的螃蟹。只有在海水再次漲起時,因海水的覆蓋使得水鳥無法在其上覓食,這場活生生的追捕大戰才得以暫時收兵。
濕地生態系--就在這水與陸的交錯間,孕育出各種多樣的生命。我們甚至可以說它將陸地的森林、溪流生態系和海洋生態系連結起來,在微妙的能量循環中,緊緊扣住了每一個環節上的生物。如此重要的生態系,誰還能說它是邊陲的、是無用的呢?
濕地是廢土?
濕地因經常受海水或河水影響,在利用上較不易,因之被人類認為是無用的土地。事實上,無論是從生態或人文觀點,濕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與價值,列舉如下:
1.生產力居全球生態系之首位。每年淨生產量熱帶雨林2,200gm,沼澤濕地高達3,000gm(單位:每平方公尺每年淨生產量)。
2.泥質灘地與紅樹林乃食物鏈之生產者,可供眾多海岸軟體動物或浮游生物棲息生育。
3.豐富的魚蝦貝類吸引眾多岸鳥前來覓食,是候鳥遷徙時的重要棲地。
4.各種特有的動植物生存其上,是重要的生物基因庫。
5.重要的漁業養殖區。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漁業集中在濕地,如潟湖、潮間帶被利用來養殖文蛤、牡蠣等。
6.清潔過濾功能。可稀釋轉化河川自上游攜帶而來的污染物及過多的營養鹽,可說是陸地與海洋間的緩衝帶。對於空中的粉塵菌類也具有淨化功能。
7.防止濱海地下水層鹽化、土壤劣化。防止海浪侵蝕海岸,調節水量,具有防洪、防風暴之功能,可保護附近農作與居民財產。
8.適當的規劃下,其豐富的自然生態可成為遊憩觀光、教育解說地點,並提供研究之材料。
9.生活及藥用功能。如紅樹林可提煉藥材、食物、製革用原料,鹹草可編織草蓆、草帽、手工藝品。
從過去政府或人民對於濕地的利用方式,就可窺知其對濕地功能偏頗的認識。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價值",過去幾十年來,許多濕地被填平而消失。平地原先有許多的天然埤塘,為了增加土地利用面積,都被填平造屋;西海岸許多重要河口的泥灘濕地,一一被點名成為工業區的基地。或許是因為位於邊陲,濕地總被視作次等土地,對於利用的思考也被定格在次等的使用,當考慮垃圾掩埋場、工業區、電鍍廠等高污染性的利用型態時,濕地往往是第一個犧牲者。這些以人類利益為掛帥的思考模式,不但嚴重破壞了生態系的平衡,在不知不覺中更反過頭來損害了人類的生存。
彰濱工業區的開發,對於西海岸產生的突堤效應,改變了附近飄沙的移動,可能造成部份區域受侵蝕力量增強,海岸線倒退、地下水鹽化等現象。近年來飽受爭議的七股潟湖開發案,在面臨"煉鋼廠、煉油廠"和"重要生態棲地"的對峙局面時,事實上突顯的是"一塊濕地究竟價值何在?"的問題。
我們往往只看到表面立即的金錢效益,卻忽略了一塊濕地的消失,其背後所付上的生態成本和社會成本是難以計數的。當紅樹林換上了聳立的煙囪,候鳥不再到訪,意味著的不是人類的進步,而是一個生態系的崩潰。希望未來對於濕地的利用,是在對整體價值審慎的評估後,一種永續的利用方式,別再讓「濕」地成為「失」地!
建議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1987. 大自然季刊-臺灣濕地專輯. 第十六期. 臺北市.
郭智勇. 1995. 臺灣紅樹林自然導遊. 大樹出版社. 臺北市.
中華飛羽. 第一卷第二期. 1996. 中華鳥會. 臺北市.
第四屆海岸濕地生態及保育研討會論文集. 1998. 中華鳥會. 臺北市.
王儀臻. 1998. 河口濕地之生態研究-以關渡沼澤地植群變遷為例. 碩士論文. 臺灣大學地理所. 臺北市.
建議參考配圖
S27 關渡平原、
S28 關渡綜攬、
S30 關渡濕地類型、
S36 關渡的平原濕地 1、
S37 關渡的平原濕地 2、
S42 溼地、
P12 漲潮的紅樹林